【古文集】查禮 - 楚義帝論

天下事未有成一事、建一勳,而出自迂生腐儒之手者。況天下之大,帝王之重,又當干戈紛擾,群雄角鹿之秋哉!蘇子瞻論楚帝曰:「天下之賢主也。」以予觀之,義帝特一迂生腐儒爾,安在其為賢也?

宋義者,戰國遊士之流也。一言偶中,未必其遂能知兵也;乃驟加以「卿子冠軍」之名,委以三軍之重,而又以輕急暴戾之項羽,使為之屬。二人之不相戕殺者,未之有也。義之才與義之力,皆非羽敵者。義之不能殺羽,而羽之能殺義,亦事之易知者也。是義帝非能用義,直以此殺義爾。

入關之命,不遣羽而遣沛公,蓋以沛公之為長者爾。然是固不可以遣羽,而亦不可以遣沛公。自古無因人成事之帝王也。義帝為懷王孫,固楚民之所望,而楚之不祀久矣;以民間牧羊兒,一旦據南面之尊,為諸侯王之長,斯亦奇矣。又欲不煩一手足之勞,儼然為群雄之主焉;帝王之業,固若是易乎?且沛公入關,則必滅秦;滅秦,則沛公之功高,而義帝不能制也。沛公入關,則羽必怒而圖沛公;怒而圖沛公,則沛公不能當羽,沛公必敗,羽必勝;羽勝,則羽之氣橫,而義帝益不能制之也。

夫秦雖強,易與也。彼虐用其民既甚,其民皆有父兄之痛焉;楚兵至而不倒戈以相迎者,幸也,而誰與之敵哉!為義帝計,惟遣一將以救趙,而親率諸將以擊秦,數始皇、二世之罪,受子嬰之降,除秦之法,與民休息。秦地百二山河,天下莫強焉。楚雖大,僻在東南,其形勢非關中比。因秦之規以定都焉。封項羽、沛公各以大國,封諸侯之有功者以小國,又封五國子孫之賢者,以無絕其先祀。當是時,天下固義帝之天下也,雖項羽之暴,何足忌哉!羽與沛公,固皆我之佐命臣爾。

惟前既有以失羽之心,而滅秦之功,又大半成於羽手,故羽得以擅其賞罰廢置之柄焉,而天下之勢去矣。乃欲端拱安座,用人之勞,而享其逸,不亦繆乎!吾故曰:義帝特一迂生腐儒爾。天下未有迂生腐儒之能成事者,其不終也固宜。

 

較新的 較舊